北京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区是四个:东城、西城、海淀、朝阳,我有幸在其中一个。到今天,总有人抱怨掐尖,要很多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机会。我觉得这个观点真的不值一驳,更像是很多自己孩子学习不行的家长的抱怨。我对掐尖就是三个字:不强求。
记得我儿子刚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有教培机构给我打电话,他们有关系可以把孩子转到史佳小学,只要交20万。我说:“没钱。”对方不死心,问:“那你不考虑孩子的以后吗?”我说:“随缘。”不过我多问了一句:“如果你知道哪个小学老师教得好,作业留的少,给我介绍一下。”我孩子要上小学的时候,是奥数最疯狂的时候,似乎不学奥数,以后你还学习竞争个屁!那个史佳小学我不太了解,听说是以竞赛起家,初中可以对接某市重点。而我心里想的是:倒找我20万,我也不让自己孩子去哪里。两眼一睁就是学习,就算孩子不烦我也烦了。小学课外学习,哪里有跆拳道重要呢?到了小学被欺负,你说我给你做道奥数题看看,那个有用吗?
不早教、不报班,学习严要求,成绩随缘就是我的教育理念。我孩子进小学,就是幼儿园大班学习功底。上的小学算是区第三等级的,没有什么掐尖之类的骚操作。不过是跆拳道传统校,就是水平一般,我儿子二年级就能和四年级的黑带打起来还略有优势。因为零基础,孩子一年级考试成绩是语文70多,数学80多,英语90出头。成绩算班里中下等,我问儿子:“考这个成绩你觉得怎么样?”儿子说:“不好。”我说:“那是谁的责任?”儿子以为我要说他,说:“我的责任。”我说:“你有什么责任?你都按我要求做了。我也没责任,我做了该做的事情了。既然大家都没责任,那这个成绩就挺好的。”儿子说:“可是班里有很多100分的,W三科全是100分。”我说:“哈哈哈,那W还挺厉害。不过你不是跆拳道也挺厉害吗?”
班里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抓的都比我紧,不过到了五年级,儿子的成绩已经是班级第二了,数学考试基本是满分,那些上奥数班的却大部分不行。搞笑的是,在学校对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大会上,校主任对其他学生的评价都是“再接再厉”的祝福,到了儿子哪里却是对着全校学生说:“别看他个子小,他是跆拳道冠军,你们没事不要惹他。”实际上,儿子从来不用跆拳道欺负别人,不过用来防身和揍欺负人的高年级学生倒是有过。整个小学,儿子快快乐乐的度过,成绩也不差,数学水平应该是班级第二名。小学数学谁最强?不是谁上奥数谁就强,而是不掐尖的前提下谁的爸爸数学最强谁就最强,数学第一名的学生的爸爸比我数学强。
因为不参加掐尖,不竞争小升初择校,儿子分的是初中普通校,儿子仗着北京户籍分到了京籍班,公平说京籍班的老师比其他班级的强一些,但是也没有强到那么多,重点是作业多一些。作业多怎么行?我就和老师说:“作业太多,我们22:40点睡觉,多余作业不写。”班主任说:“实在写不完可以先不写我的英语作业,尽量写别的老师的作业。”我说:“对于不写谁的作业,应该由我们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决定。”好吧,儿子一直是老师喜欢的学生,而我是老师不喜欢的家长,在学校是恶名在外的。总有人羡慕掐尖,我儿子所在的普通校作业量都会造成22:40以前写不完,重点校?呵呵,初一孩子作业写到凌晨1:00是常态化!这还是普通学生,不是掐尖学生。别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
到了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儿子已经稳居班级第一名了,期末考试年级排名第五。儿子的体育成绩也是满分,体育老师听说自己的满分学生中还能出现年级第五,特意问儿子,下次你能考个榜眼吗?嗯,期末的时候儿子考了状元。但是体育老师一语成谶,儿子在中考时考了榜眼。
在初三第二学期,学校重新按照初三期末考试成绩分班,这算是掐尖吧。可是我觉得挺合理的,到这时,大家对于学习的认知已经有所差距,老师一起教,就会造成有人听不懂,有人学不够,掐尖怎么了?天经地义。后来儿子考上区头部高中,还是掐尖分班。和北京高级别学霸相比,儿子的底子、资质、教育条件全盘落后,分到了第二级实验班,这也很公平合理。我觉得也没有任何问题,儿子也没有因为一级班的老师更厉害而影响学习心态。如果自己能力到了,自然可以去一级实验班,能力不到就只能在这里,很公平。也不需要纠结努力问题,我们努力了,别人嫌着了?
这就是我对掐尖的不强求态度。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掐尖当然不对,但作为家长你不让孩子参加就完了。选不上就在普通班待着也行。有些家长不是这样想,从小给孩子各种早教,加码学习,就为了拼掐尖。我们要做什么?尊重他人命运,坚持自己主见。没人逼着你去向人家去学。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有风险!你觉得掐尖一定好,那你去北京各大儿童医院的心理医生那里看看,有多少青少年患者?很多人总觉得鸡学习,怎么鸡都是零风险,还有一定概率的高成就。呵呵,实际上前半句早不是那么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