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跟读《巨流河》
查看: 782|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读《巨流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9 1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5-7-16 22:18 编辑

读得有点慢~~
也不写感想,只发一些书中的细节。
1
祖父齐鹏大,军校毕业,就职于张作霖部队,一直做到旅长。
父亲是他独子,留学德国归来,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加郭松龄反对张作霖内战的行动,从天津挥兵出山海关到兵败,只有一个月时间,当时祖父驻守保定,并不知情。
当时大家以为张作霖会因为父亲的事杀掉祖父,谁知张作霖说:父一辈子一辈,儿子混蛋,不杀父亲。
草莽出身的张大帅,也有草莽英雄的豪壮与义气,以及胸襟气度。
后来在皇姑屯车站被日军炸死,也是应有的军阀传奇。

2
祖母十八岁嫁到齐家。
祖父从军,长年在外,四十岁有二十岁的侍妾陪在身边,祖母带着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呆在老家。小妾因病去世,祖母一起养着小妾的孩子。
父亲齐世英十三岁即离家出走,去沈阳,天津,日本,德国读书,只有暑假回来,留学回国参加革命,从此亡命天涯,一生母子分离直到她去世。
母亲十九岁嫁给父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时候父亲在日本念书,暑假回家娶了媳妇,就远走他乡。十年间,母亲没有离开过齐家大院,做所有媳妇该做额家务事,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每年能回两次二十里路外的娘家已经感天恩浩荡。十年间,父亲只回家过四五次,有一年,母亲怀孕想吃樱桃,有一天小贩来到村子,二十一岁的父亲跑到村口去买,用长袍大大襟兜着樱桃回来,母亲回忆这个温情的时候,记挂了一生~~~我读得热泪盈眶。
父亲从来不好意思写情书,所以没有写过给妻子,十九岁出走后,在广大的世界里,钟情于书籍,思想,社团,活动,革命,他的天空高远,而母亲带着三个小孩留守家乡,安静忍耐孤独孝顺温柔。
然后小弟弟因为脑膜炎去世,母亲哭泣自责,却不敢在人前,怕天天哭哭啼啼的媳妇不吉利,一个人躲在后院空地上一人高的牧草里,苍茫的天空下有她的哀切幽咽。
坟地周围开满了粉红色的芍药花,它那大片的,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有一种代表着蔓延的永不凋谢的美与哀伤。~~
后来带着两个孩子去和父亲团聚,心中恓惶,畏惧,父亲已经离家多年,见到十九岁因父母之命嫁的男子,脚步迟疑,牵着我的手像榆树叶那么颤抖,满心的羞怯。

3
我到南京上小学。
那一年初春雪融化,穿过三条巷,地上全是泥泞。不小心陷到泥里,哥哥怕迟到,一阵打骂。
父亲的车驶过,把她的鞋从泥地里拔出来床上,然后开车走了。
说:家属不能坐公务车,公私分明。

4
郭松龄将军是新军领袖,仪表堂堂。夫人韩淑秀,燕京大学毕业,伉俪情深。
父亲做了他们筹办的同泽中学的校长。
郭建军不愿意内战,想集中兵力一致抗日,通知张作霖停战。
张不理睬,于是开拔前往攻打。在巨流河处,因为风雪严寒,供给不够,被张作霖里应外合被迫投降。
郭将军率领卫队贰佰余人离开,骑马可脱险。
但是郭夫人和文人饶汉祥等人不能骑马,郭将军不忍心独自逃生。于是被捉,就地枪决。
夫妻二人一起同赴刑场。
想起刘备,想起刘邦~~无毒不丈夫。
想起项羽~~想起郭将军,书生义气,心怀慈悲,如何不丈夫~~5

5
郭松龄将军被杀时42岁,韩淑秀36岁.韩夫人去世前说:夫为国死,吾为夫死,吾夫妇可以无憾矣。尸首在沈阳小河沿广场暴尸三日,才准许家人收殓。无人敢去祭拜,圣诞之日,天降大雪,覆盖在上面,成了最洁净和平的棺椁。
参加郭军倒戈的人本来难逃一死,张作霖经人劝,未做惩罚,叛军恢复原职,从此更加忠心。
而父亲齐世英作为叛军骨干,被悬赏捉拿。因为他是张家公派出国的留学生,竟然不效忠张家。乱军中,他带着五个人步行至日本领事馆暂时避难。
日本驻扎沈阳总领事吉田茂对他们进行了政治庇护。
巨流河一战,让父亲憾恨不已。无法渡过的巨流河,无法阻止的军阀内战,历史没有改写,父亲和郭松龄将军的愿望终成泡影。


6
九一八之后,父亲在国民党负责中央与东北地下抗日工作联系。母亲负责接待来自家乡的革命志士的家人和学生。
有一次有位盖伯母和母亲在屋子里哭,妈妈让我带盖家两个小男孩到院子里玩,小孩子说:不知道位什么我爸爸的头挂在城门楼上。

7
全家住在租界,父亲常常该姓。姓过王,徐,还姓过张,因为父亲改姓,妈妈必须不断地被称作王太太,徐太太,张太太,而我不断的改名字,转学,我上学前经常问妈妈:妈,我今天姓什么?
在动荡局势下开始建立的父母感情,让母亲觉得特别幸福,一起共患难,全心全意接受和奉献,这种幸福感也带给家和孩子安全感。院子的空地上长了一株高大的槐树,是我一生的最爱。那里有童年的家的印象。

8
1928年到1937年,近代史上成为黄金十年.那时候,以南京为首都的中国一直在推动新建设,当时感觉中国充满了希望。---我们的历史书上没有这一段。

9
我从小体弱多病,两次肺炎,生命垂危。被送进西山疗养院。一个人在那里住了一年。当时觉得肺炎会传染,人死了,会在房间里撒石灰。
六十多岁的祖母每个周六坐二十多里路的轿子来看我,我每次哭,但她不能带我走。有一次她也哭,眼泪在皱纹里横着流,她终于明白:涕泪横流这个词语。她到多病的老年,还在为孙女操心,令我一生常常怀念。

10
父亲创立国立中山中学,招收初一到高三的流亡学生,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中山中学从北平迁到南京之后,所有中山中学的学生都是没家的孩子,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凄楚的故事。
爸爸让哥哥去找一位姓张的学生,他的父亲在满洲国成立之初是沈阳警察局局长,因为接济且放走不少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在日本人的追杀下,一家八口四散逃亡,他和一弟弟妹妹连夜淘到一所教会办的中学。信奉了基督教。再后来又到处流浪,直到考入中山中学。中山中学搬迁后,和母亲终于失联。
他叫张大非,很少和人说话,脸上忧郁又温和。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他用一个十八岁男子的自尊忍住嚎啕,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
他随身带着一本圣经,说这是他离家后唯一的依靠。很多年以后我明白,为什么他淡淡的落寞中有一种和平宁静。
11
张大非很少说话。十二岁的我跟着哥哥和七八个同学去爬山。起风了,我走得很慢,他们都跑远了,我一个人还抱着班上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山风呼啸,我开始哭泣。这时候,我看见张大非在山的隘口回头看我。天渐渐黑了,然后他一个人走回头路,往山上爬,把我牵下山。哥哥跟妈妈告状抱怨我,拖后腿爱哭烦死人,而他安静平和。
数十年以后,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
12
跟着记录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轨迹。
1895年甲午之战订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1905年在东北打败俄国,取得铁路控制权,以后不断制造事端。
1915年强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
1928年,制造山东五卅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一年后成立伪满洲国。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战火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北平沦陷,天津沦陷,淞沪战争,苏州无锡沦陷,南京成孤城。八月十五日,日军开始大规模轰炸。
13
南京大屠杀前夕。
成千上万人全涌到车站来了。黑压压地穿了棉袍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库房叫嚷声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
火车里,人贴人坐着睡着站着蹲着,没有一点空隙,车顶上也坐满了人,不肯下来,只求离开南京。
车过第一个隧道,突然听到车顶上传来哭喊声:有人给刷下去了,有人掉下去了。
到芜湖换船。船晚上开,不能开灯,蜂拥而上的人太多,推挤中有人落水,船已经装不下人了,依然有不断涌入的人群,跳板断裂,更多的人落水。黑暗的江山,听得到落水的人的呼救声,沉没的声音,船上亲人的哭喊声,哀叫声。
许多年以后,那些绮丽的哭喊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渐由文学的阅读扩及全人类悲悯的起点。
国民党炸毁芜湖铁路和公路桥梁,为了阻止日军陆上攻势,火车停运。
芜湖失手,为阻止日军溯长江而上,以轮船十八艘及大批帆船沉入马当江面,实力保卫武汉。船停运。
许多人被困孤城。
14
在汉口,母亲因刚生下小妹妹不久,就跟着一路逃离,血崩,昏迷。
十八个月大妹,刚回走路,吐泄不止。
在教会医院,五天后,小妹病死。母亲病危。舅舅买下两口棺材。
张大非这时候跑来,他已经报名军校,十一点出发去码头集合,临走前一定看一看妈妈,他放了一个小包给我,那是一本圣经,他在扉页上写字,祝福我可爱的前途光明。
12月七日,父亲到达汉口团聚。他是最后随和蒋委员长扯断到宜昌的数十人之一。
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他说:我们真地国破家亡了。
而母亲从昏迷中醒过来,她终于活下来了。

15

南京大屠杀。
日军日夜空炸武汉,中国空军成为最大的英雄。
12月13日报纸写着:头两天,保卫战上网达五万人,妇孺老弱惨遭屠杀着十余万人。
同一版登载着一则外电: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罗素,作家罗曼罗兰,哲学家杜威联名发表宣言:呼吁各国人民抵制日货,以免助长日本侵略能力,同时当以全力援助中国。
但是无论什么时代,国际正义的声音总是淹没在强权的炮火下。
12月26日,共产党发表宣言:支持蒋委员长抗战到底。

16
定都重庆,疏散武汉居民及难民。
从汉口到湘潭的逃难途中,有车搭车,无车走路,500多里。
父亲找了车搭载学校的女眷。
半路上赶上走路的学生,哥哥走在队伍后面,舅舅让哥哥上车,挤在司机旁。
第二天父亲赶上来,发现,舅舅说:刚好有空位,你只有这一个儿子。
父亲说:我们带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是独子,他们家长把独子交给我们,要保留一个种,为什么他们走路,我的独子就该坐车?
就令汽车赶上学生队伍,让哥哥下车走路。

17
湖南湘乡,遇上农历新年。除夕夜风雨交加,中山学校师生集合包饺子。
饭后,大家在河边燃起几堆火,此时,日本人已经占领半壁河山,如今仍在追杀。哪一天才能回到家乡?一时哭声弥漫。
国文老师带领大家唱《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原来这歌是在流亡途中写的,那时候从湖南尝到四川,伴着近千个自东北漂流到西南的流亡学生。
一首歌唱出了山河破碎的漂泊之痛。
我小时候听这首歌,没什么感觉,很多歌曲真地与时代有关。
突然也想起了,为什么刘邦可以瓦解项羽,当四面楚歌想起,每个人心里都在流血流泪。

18
在怀远。母亲见到徒步的儿子,走了七百六十公里。
那百十个学生,土黄色校服多日未洗,从离开那一天起,没有睡过床铺,蓬头垢面,她几乎无法辨认出来。
中山中学在怀远只停留了三个月,三个月恢复上课,还认真举行期考。
从南京到四川,颠沛流离,逃难了整整一年。但是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纳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
那些老师,随时上课的样子,随时带着学校的各科教材和设备仪器逃难的样子,他们代表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信心和爱。
而父亲,一路上一站一站接洽驻军,给徒步的学生安排粮食和是宿地,他总是和儿女和生病的妻子擦身而过,他内心焦虑,牵挂的是上千个学生的安危,必须把他们带到更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去。

19
1938年11月,重庆,我去南开中学读书。校长张伯苓。
卢沟桥开战,天津南开中学是第一所被日军炸毁的学校,而重庆南开中学是第一所重建的学校。
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难的时间,八年中,教育了数万清凉,每个人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伸。
他幼年艰苦,但从小他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13岁,考取官费北洋水师学堂,甲午战争,亲眼见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感念国家积弱,深感苟不自强,奚以图存。发誓为教育献出终身。
41岁还去哥大读书,学习教育理念。
他说:中国不亡,有我。









5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9 13:42 |只看该作者
有空继续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9 19:02 |只看该作者
看书应该像你这样做笔记才记得牢吧~
跟让我佩服呐。
我都浮光掠影看东西~

今天看Q里有十几年前写的一个影评《幸福来敲门》
有时间整理一下发来,那时心能沉下来好好看场电影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9 19:02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这个,我觉得我不用买这本书了~
跟读就行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10 09:07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两天也去读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读下去。看内容,似乎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10 1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打个卡。我的还没开始读。

最近期末,没精力看闲书。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10 12: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有空就读一点,我听书不行,记不住~~
看书,眼睛不好~~
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眼睛不好,好羡慕不近视的你们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10 12:56 |只看该作者
难怪轻言读得热血沸腾~~
我读南渡北归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那个时代是有信仰的时代,有信仰的时代,人心有归属感,无论外面多么风雨飘摇,多么血雨腥风,活着多么难,那是一个很幸福的时代~~
另外就是,一生和好老师相遇,得到指引,是多么幸福的事,特别是年轻时候,他们是灯塔,指引你光明的方向~~
可惜这一生我老了,好像来不及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10 12:57 |只看该作者
难怪醉老师觉得做一个好老师,充满了幸福感~~
好老师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心中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光~~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10 13:30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微信视频,一个00后在职场,气坏几个带她的领导的事情,说是她们听不懂~~
我明白,那是因为以前那一代人的教育,是集体主义,是有成全别人和牺牲个人暂时利益的厚道,后来时代变了,这个不怪任何人,应该教育变了,是个人主义,也有时代车轮碾压,每个人都走在保护自己,只从自己角度思考的路上,这样更简单直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10 14:39 |只看该作者
慢慢读,有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10 15:02 |只看该作者
跟着四手读书吧,这两天又在追短剧,更不想读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11 09:24 |只看该作者
  在读就好。读书,读好书是幸福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11 10:40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7-10 12:56
难怪轻言读得热血沸腾~~
我读南渡北归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那个时代是有信仰的时代,有信仰的时代, ...

有信仰的人有福了

你老了。可以做别人的老师或者导师啊,
能让现在迷茫痛苦中的人清醒或者解脱也是功德一件啊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11 21:12 |只看该作者
郭松龄那节,我也想起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时不利兮骓不逝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11 21:14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7-9 19:02
看书应该像你这样做笔记才记得牢吧~
跟让我佩服呐。
我都浮光掠影看东西~

隐香的影评呢,当幸福来敲门,记得是励志片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11 21:17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7-10 12:56
难怪轻言读得热血沸腾~~
我读南渡北归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那个时代是有信仰的时代,有信仰的时代, ...

你喜欢读诗,应该也喜欢她的学生时代。南渡北归,常见人说起,我还没读过。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11 21:53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5-7-11 21:14
隐香的影评呢,当幸福来敲门,记得是励志片

明天看看有没有时间,我写的很松散,随心所欲型~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7-11 22:15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25-7-11 21:53
明天看看有没有时间,我写的很松散,随心所欲型~

不怕,发吧,我也是随心所欲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7-12 09:08 |只看该作者
就我这水平,竟然还想写巨流河,小溪流潺潺而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7-12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7-12 22:57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5-7-11 21:12
郭松龄那节,我也想起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时不利兮骓不逝

是啊~~
轻言那边有台风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7-12 22:57 |只看该作者

好的,我想一想,来写~~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7-12 23:45 |只看该作者
书没看过,我拿你的文字当“导览”。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7-12 23:47 |只看该作者
泪你代我流,书替你省了。

这摘的哪是细节,分明是扎进民国脊梁的银针。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7-13 09:45 |只看该作者
—舞— 发表于 2025-7-12 23:47
泪你代我流,书替你省了。

这摘的哪是细节,分明是扎进民国脊梁的银针。

谢谢小舞,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7-13 23:57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7-12 22:57
是啊~~
轻言那边有台风了吗?

昨日暴雨,今日烈焰,南方天气就是粗暴的汉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7-14 08:42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看了好几遍~催更~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7-14 22:30 |只看该作者
安小茶 发表于 2025-7-12 09:08
就我这水平,竟然还想写巨流河,小溪流潺潺而过~~

慢慢慢写,小茶,期待哟~~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7-14 22:31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5-7-13 23:57
昨日暴雨,今日烈焰,南方天气就是粗暴的汉子

我们这儿也是,一日雨一日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