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8-6 16:37 编辑
有感于老年人常有的颟顸、固执,我曾在笔记里写下“年轻人总是对的”几个字。四十年后的今天再看,益发敬佩当年自己。 年轻人对新事物、新时空的感知、应对恒优于老年人,这不仅是史实,更是规律。人们常膺服于老年大人物的睿智,岂不知同时就有无数身居草莽的青年比他们见识得更早、更透。 浏览网文,总会发现一些新颖、生动、深刻的文字。他们的新理念,新视角,新知识,新语言无日不在更新着我的头脑,使我不至与时代格格不入。 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个不断改变,且仍在改变的过程,永不会找到某个明确的、逻辑严密的、终极并且包罗万象的至理供我今生信而仰之。 正如我相信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我毫不怀疑每个人的信仰和对信仰的理解也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两个有着一模一样信仰的新教徒,也不存在“我们的”、“他们的”信仰。这里边的差异、变数太多太大,大得教我怀疑它是个伪命题。 “她的回答云遮雾罩仙气直冒:当你有强烈的个人体验时,不要逃避,要完全和这种体验紧贴在一起,让它碰撞到你的灵魂深层。你需要静下来,观察它、思考它,然后记住它,它最终会把你带到财富权利甚至知识都无法给予的安全状态。这种内在的喜悦及坚定,就是信仰。” 这个年轻人讲的是画室的事,我虽不懂艺术,却也有过类似思考,它们与我灵魂撞击,给我带来喜悦、自信,使我归于安全、从容,相信它比相信佛爷、上帝什么的靠谱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