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古韵今风 于 2025-8-16 10:07 编辑
这篇小文最初的题目是“平民范小青”,说的是她做人的姿态,可她明明有“贵族气”,即大家闺秀的品质,于是,换“好人范小青”。可想想也不贴切,她是有原则的,误解成烂好人就不对了。那么,就说说心里的感受吧。
很早很早,我就知道范小青了。她的名字像天边的一颗星星,神秘而遥远。这种情愫源于我内心的文学种子。这颗种子因为养家糊口被屏蔽、深埋了。2002年,我因为没有杜拉拉的职场智慧而离开了工作岗位。沉沦是苟活,奋进是生活。于是,我听从内心的召唤,文学的召唤。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小青,她说既然和文学结缘了,这个缘就结下去吧(当时我还没发表过小说,只有报纸上的豆腐块,边角料)。电话里,她的声音坚定,柔和,有着文学人特有的秉质。说实话,我是有点紧张的,对方是“重量级”的人,而我什么也不是。再者,我实在是不会说话的人,最爱说大实话,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此前我一直为此自卑,直到看见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名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直到2007年“我在美丽的苏州”当代诗歌作品朗诵会上,我才见到小青。我悄悄问陶文瑜老师,这是范小青吧?他爽快地说,我来介绍介绍吧。我紧张而恭敬地叫了声范老师,又补充,我们通过电话的。她笑着握了握我的手说,你好。从此,她秀丽端庄的样子就留在心里了。后来,在小说新作者作品研讨会上又见了一次,补充了“印象”。她是大女人,也是小女人。大,指的是胸襟、修养、智慧;小,则是“生活态”,一种生活常态。穿衣吃饭,喝酒说笑,极富情趣。她热情地向大家“推荐”我,说我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小青就是这样,对每个人都鼓励都提携。不知不觉,我就直呼其名了,小青小青地叫。而她也去姓叫我名。多亲切的称呼啊,哪有新作者老作家之分?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世界平地跃起。
我们经常联系,写作不顺,生活犯难,我总要找她诉说。因为我知道,她给我的意见建议是最好的,这像下棋,只有找高手下,才会进步。也就是病家爱看专家门诊的缘故。这想法有点自私。但这是诱惑或者说人的劣根性吧。小青实在太忙了,她既要主持省作协的工作又要搞创作,哪有时间管我的鸡毛蒜皮?可小青的不凡处就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当她是你的同学朋友邻家姐妹。
因为高度近视,我的左眼玻璃体后脱位,视网膜穿孔,这消息像晴天霹雳。一个小说作者能没眼睛吗?我发短信给小青:“也许我不能写作了,没有文学,我的心怎么安放?老天!”小青回道:“手术一定会成功的,送去祝愿和支持,给你鼓劲!”,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一个人绝望的时候,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种力量。小青不太强壮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坚强博大的心!大家不是端出来的,人格魅力是惟一的解说词。
小青,你总说文学是一盏灯,你就是我的一盏灯,一盏引路的灯,无论文学,无论生活态度。
201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