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7.424px]02 不可持续的社保逻辑 [size=17.424px]强制社保的底层逻辑遭遇老龄化海啸的冲击。2025年,中国面临2.6名参保人供养1名退休者的窘境,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4亿,抚养比恶化至2:1。 [size=17.424px]现收现付制如同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当前缴费支撑当期发放,一旦断缴潮蔓延(如灵活就业者38%的断保率),基金穿底风险将急剧升高。2025年社保缺口需财政补贴2万亿,依赖国企利润划转输血。 [size=17.424px]年轻人对社保的信任崩塌加剧危机。73%的年轻参保者担忧“未来养老金可能耗尽”,延迟退休至63岁叠加缴费年限延长,使回本周期拉长到12年以上。 [size=17.424px]一句残酷的算计在底层劳动者中流传:“男性63岁退休需活到75岁才能回本”。当制度承诺变得遥不可及,强制缴费便成了苛捐杂税。 [size=17.424px]03 网友建议的可行性路径 [size=17.424px]面对制度困局,民间酝酿的改革方案闪烁着智慧光芒。网友建议的核心在于重构责任分配与矫正制度不公,其路径切实可行: [size=17.424px]国家责任平等化是基石。改革后的养老金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部分构成。其中国家部分应按人头平均分配,部长和农民领取相同的基础养老金,真正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size=17.424px]个人责任差异化需强化多缴多得。取消体制内外差别,公务员、工人、农民统一缴费标准与计发方式。但需解决历史欠账:体制内人员1995年前的工龄按134%系数计算,虚拟缴费一年相当于企业职工1.7年,这直接导致同级别退休金差距。 [size=17.424px]涨幅机制人道化是矫正正义的关键。必须冻结1万元以上退休金涨幅十年,优先将农民养老金提至1000元/月,提高3000元以下城市居民养老金。 [size=17.424px]养老金就应该按金额涨,不能按比例涨。不能再出现领导涨1000,工人涨100,农民涨20甚至没有,这种事情太恶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