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垃圾鹰 于 2025-9-4 09:28 编辑
老农在马路边摆了个地摊儿,我路过,跟他唠了几句家常。
他说自己生于1953年,孙子已经26岁了,孙子至今还没有属于孙子自己房子。
他和他老伴都是农村户口,每月各领80元独生子女费,还有养老金三百多元。
不种地了,住楼房,每年取暖费两千六百多。房子不小。
他特别怀念毛主席时代,说那时候大队多好,生产队多好,不管多大官儿,挣钱都差不多。
他用一个小三轮儿拉了几瓶矿泉水,卖一瓶赚5毛钱,说能买一个馒头。
也忧国忧民,担心地都被开发了,说万一打起仗来,中国粮食够吃吗?
估计他家囤了不少的粮油米面,像疫情期间不少人那样。
提起石膏粉馒头十分激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医疗这块儿,他两口子一人一年一次性交四百元医保,说涨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可惜年龄限制,上工地搬砖已经不可能了。
穷怕了,闲不住,说能挣一分是一分,存款有是有,不过得留着等关键时刻用,比如生大病啥的。
他两口子的晚年生活,确实不能吃喝自由。
比起八位数,也不知道想不想造反。
每年两千六的取暖费,也许三代同堂?这个比较隐私,我没多问。
别的不好判断,但是如果这位老农会上网,一定天天散播负面情绪,骂邓骂富。这才是真正的极左表现,被历史的车轮甩在了1978年以前。改革开放几十年,他只享受了独生子女政策的福利,否则,他的存款荡然无存,不够给儿子孙子花的。
差远了,再活三万遍也不够。
他没提他儿子孙子干嘛工作,不过不用问,肯定也是种地的。不然,他早就主动讲了。谁家出息的孩子还怕别人知道?
在他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尽管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他这一辈子,也许永远享受不到八位数们炒股的心理体验。
他这一辈子,甚至没有走出他的村庄瞧一眼雪域高原无尽美景瞧一瞧小澳国袋鼠的机会。
他扣扣搜搜,拼了老命攒钱,攒了一辈子,也比不上土豪们的一夜笙歌。想不通啊想不通。同样一个鼻子两只眼,凭什么自己就不如别人那么风风光光呢?噢,对了,他也郁闷一斤粮食不如一瓶矿泉水贵。
这是最令他气愤不过的不公平。
他所怀恋的时代,奈何一去不复返了。
人,只会横向眼红别人,肯定不会快乐。
只会纵向小富即安,肯定不会成就。用流行词汇讲,他无疑是牛马,那种已经没有气力的老骥。志在千里俱成往事,牢骚满腹便是他最后的人生。他当年有没有被评上五好社员不得而知,正如他是不是党员有没有参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集中收看庆祝大会一样神乎其神。聊了几分种,大概就这些。
我买了他一瓶农夫山泉,他中午饭的馒头算有了着落。
其实,我不渴。
买水只是某某某某等吃人吃了几天依然兴致勃勃,我恶心,想喝口水压压浏览某些帖子造成的反胃的反应。
见他抱怨两口子的养老金加起来总共不过千,我就对他说,我母亲今年86岁,也农村户口,许多年前买了一份养老保险,现在每月给一千多。他说,知道啊,当时一是一下子交不上那么多钱二是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啊,后悔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