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5-9-3 22:39 编辑
守一城而捍天下,以七千孤军硬刚十几万精锐十几个月!生前“吃”人,死后封神的张巡到底经历了什么?[color=灵魂虾手
2025年08月13日 20:55 四川
写在前面 文章内容较长,需要花上几分钟阅读 我们指尖划过的,可能是他们的一生 …… --► 睢阳保卫战 ◄--
「公元757年8月,南霁云率三十人,以二人阵亡的代价,冲出被尹子奇叛军围困得水泄不通的睢阳城包围圈,直奔临淮,向贺兰进明求援。
而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却以此时睢阳失陷与否未知为由,拒绝发兵,南霁云含泪表示:“若睢阳失陷,愿以死谢罪;况且睢阳与临淮唇齿相依,怎能不救?”贺兰进明爱重其勇武,想留下他,遂设宴邀请。
见满桌佳肴,连日食用茶叶和纸张的南霁云挥泪拒绝:“霁云来时,睢阳城已断粮月余,我虽想独食,却难以下咽,您坐拥强兵不救,难道是忠义之士所为?”
求援未果,他咬下一根手指放在桌上,慨然道:“霁云既未能完成主将所派任务,请以此指为证,即刻回去复命!”
举座皆惊,为其垂泪。
月余未见粒米的南霁云拒绝宴席,毅然率众重返赴死之途 ,路上他愤而拔箭射向佛寺浮图,箭头陷入砖里:“若平叛归来,必杀贺兰,此箭为证!”
两个月后,睢阳陷落,主将张巡、许远连同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斩。
当此时,睢阳附近有三支唐军:许叔冀在谯(qiáo)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均拥兵不救,坐看张巡等人困守孤城而亡。可谓“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而睢阳陷落的第三天,援军到了;第九天,唐军收复洛阳;第十二天,尹子奇兵败被杀。
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人,挽狂澜于既倒,却死在黎明之前。」
► 01 雍丘之围
「其实主将张巡并非横空出世于睢阳。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他就主动站在了抗叛一线。
公元755年,当安禄山的“渔阳铁骑”卷起浩瀚尘烟直逼东都洛阳而来,一路上各郡几乎望风而降。真源县令张巡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也在投降行列,且逼迫张巡一同附逆。
张巡带领全县官吏于玄元皇帝祠(老子李耳祠)大哭,随后拉着一千多人的队伍愤而起兵,前往雍丘与拥兵两千的贾贲(bēn)汇合。
此时,雍丘县令令狐潮归降安禄山后,不断率叛军精锐反戈围攻。
贾贲战死后,张巡杀退叛军,接过其部卒,攥着手中仅有的两三千人和令狐潮数万精锐反复厮杀约6个月。
期间,雍丘与朝廷消息完全断绝,有六名大将曾因此劝张巡投降,他表面答应,次日在堂上挂起天子画像,率领众将士朝拜,人人痛哭流涕之时,他命人将那六名将领带到前面,先是责以君臣大义,随即下令将其斩首,极大振奋了雍丘军心。
此后,城中无箭矢,他便趁夜色扎草人借箭,以至于后来大将雷万春与令狐潮对话时,面中六箭却屹立不动,叛军还以为又射中了草人。
令狐潮派人侦查后,大为震惊,远远对张巡说:“方才见雷将军,才知您军令严明,可这又能对抗天道吗?”张巡断然驳斥:“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你这种乱臣贼子,不配谈论天道!
在此期间,无论对方强攻、突袭、劝降还是绝其粮援,雍丘始终岿然不动,张巡战无不克,斩杀大量叛军。」
► 02 宁陵大捷
「见雍丘久攻不下,叛将杨朝宗率两万余人将攻宁陵,欲断张巡退路。后者率众撤出雍丘,进入宁陵遇到了后来的得力助手睢阳太守许远。
宁陵期间,张巡、许远率千余人与叛军昼夜大战数十回合,大破叛军,斩首万余,以至“流尸塞汴(biàn)而下,贼收兵夜遁”。
唐肃宗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因将士有功,派使者向虢(guó)王李巨申请空白委任状、赏赐财物,然而李巨只给了折冲、果毅委任状三十张,不赏财物。
将士“功不酬赏”,张巡愤而写信斥责李巨“宗社尚危,围陵孤外,渠可吝赏与赀(zī)?”后者竟不回应。
公元757年正月,安庆绪弑父自立后,命尹子奇率十几万大军进逼睢阳。
睢阳“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汴京连于右”,集政|治、经济、军事、交通重大影响于一体,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睢阳若失,叛军便可长驱直入,江南半壁将难以坚守,唐朝经济也将面临崩溃之险,后果不堪设想。
睢阳太守许远情急之下派人前往宁陵向张巡求援,后者遂引兵进入睢阳,两人合兵共六千八百人,拉开了睢阳保卫战的帷幕。」
► 03 睢阳孤勇(上)
「第一回合,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兵临城下,张巡督厉将士,日夜苦战,有时一天交战二十余次,前后十六天,生擒叛将六十余人,杀死士卒二万余人,唐军士气高昂,许远将军事全权托付张巡,自己则全力负责后勤事务。
第二回合,尹子奇再引大军攻打睢阳,张巡一番政治动员后,杀牛犒劳将士,然后亲自执旗率军出战,叛军大溃,斩将三十余人,杀士卒三千余人,追逐数十里。
第三回合,尹子奇增兵包围睢阳,攻城更加猛烈。张巡昼夜擂鼓佯装进攻,叛军见无人前来,便卸甲休息,结果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名将领各率五十人杀进叛军阵营,直冲尹子奇军旗之下,斩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
张巡想趁势射杀尹子奇,苦于素未谋面难以辨认,遂心生一计,当即割蒿草为箭,被射中者以为张巡箭矢耗尽,前去报告尹子奇,致其身份暴露;张巡趁机命南霁云射杀,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此次奇袭几乎将其俘虏。尹子奇受此重创,仓皇收兵而走。
第四回合,尹子奇再次征兵数万,以重兵围攻睢阳。
此前,许远在城中积蓄粮食至六万石,虢王李巨却坚持给分一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许远坚决反对却无效;然而济阴得到粮食,马上献出城池投降叛军,睢阳城至此粮食吃尽,叛军则有源源不断的后勤供给。
城中缺粮,士卒因饥饿无力对战,消耗至一千六百余人,剩余人等只好杂以茶叶、纸张、树皮煮食,尹子奇制作各种攻城器械多次攻城均被张巡智破。
此时睢阳城内士卒仅剩六百余人,张巡和许远只好分城而守,与士卒一起煮食茶叶不再下城。
一开始,张巡派南霁云冒死突出重围前往谯郡请求许叔冀派兵支援,后者仅给几千匹布,气得南霁云大骂,愤怒之下,要与许叔冀决一死战,后者不敢应战。
随后,张巡又派南霁云到临淮向贺兰进明求援竟又被拒。
万般绝望下,南霁云辗转真源,幸得城使李贲赠战马百匹,又在宁陵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主力,回军路上遭叛军截杀大半,最后带着仅存的人进入睢阳。
眼见求援无望,有人建议弃城而走,张巡、许远谋议,认为:“若睢阳失陷,战火蔓延更甚,后果不堪设想,且将士饥饿疲累,无法走远,加上附近那么多唐军,战国诸侯间尚且互救,何况大家同一阵营,不如固守以待。”」
► 04 睢阳孤勇(下)
「于是,茶叶、纸张吃完后,开始吃马,马吃完了开始捕雀掘鼠,最后,张巡挥泪杀爱妾,让众将士分食其肉;许远也将自家奴仆杀了分与众人,随后便是城中妇女、老弱男子。
众将士皆知必死,仅存四百余人却无一叛变。叛军登城,众人无力应对,睢阳城破,张巡西向长安跪拜:“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
张巡、许远等均被俘,尹子奇语带讥讽地问张巡:“听说你督战时,激愤到目眦欲裂、满面流血、牙齿尽碎,为何?”
张巡厉声答:“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
尹子奇命人撬开张巡的嘴,见满口仅剩三四颗牙,为之动容,因感佩其气节,不忍加害。
但手下为其分析:“此人守节不屈,留之必为后患,其心难降,终为后患”,随即张巡、许远等人一同遇害,临刑前,张巡“颜色不乱,扬扬如常”。
宰相张镐听闻睢阳告急,日夜兼程极速进军,同时传令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地节度使及谯郡太守闾丘晓,命其共同出兵救援睢阳。
然而,闾丘晓向来傲慢固执,拒不接受张镐命令,未发一兵一卒。等张镐率军赶到时,睢阳已被叛军攻陷三天,守将张巡、许远等壮烈殉国。
许叔冀、尚衡、贺兰进明等人因平叛需要,唐廷内部有所妥协,所以刀最后落到了见死不救的闾丘晓头上。
张镐召见闾丘晓,欲治其拥兵不救、贻误军机之罪,闾丘晓以家有老母乞活,张镐大声质问:“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遂下令将其杖杀。」
———END———
张巡率千人坚守雍丘6月、睢阳10月,与数十万叛军对战数百次。他以弱制强,奇谋迭出,累计斩首叛军十几万人,用血肉之躯为大唐屏障江淮,却因“吃”人一事留下道德争议。
唐代李翰在《进张巡中丞传表》中为其力辩:“巡苍黄之罪,轻于僣(jiàn)禅;兴复之功,重于纠合”;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为其留名:“为张睢阳齿”;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盛赞其:“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