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命名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八卦的命名体系:
1. 取象命名法(核心方法)
这是八卦命名最核心、最直观的方法。即观察卦象所象征的自然现象,以其现象的名称来命名。
乾 (☰, Qián): 三阳爻,象征至阳至刚、充满能量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天是至高无上、刚健不息的,所以用“天”来象征它,故名“乾”。
坤 (☷, Kūn): 三阴爻,象征至阴至柔、包容承载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地是厚德载物、孕育万物的,所以用“地”来象征它,故名“坤”。
震 (☳, Zhèn): 一阳爻在下,两阴爻在上。卦象如阳气在地下涌动,欲破土而出,引发雷霆震动,故名“震”。
巽 (☴, Xùn): 一阴爻在下,两阳爻在上。卦象如风气在地下流动,无孔不入,象征风,故名“巽”(巽的本义为顺、入)。
坎 (☵, Kǎn): 一阳爻被两阴爻包裹在中间。卦象如水的形态:外表阴柔(两面是阴爻),内里阳刚(中间是阳爻),充满险陷。坎字本身就有坑、险的含义。
离 (☲, Lí): 一阴爻被两阳爻包裹在中间。卦象如火的形态:外表炽热(两面是阳爻),中心却是虚的(中间是阴爻,火心是虚的)。离字本身有依附、亮丽的含义(火必须依附于可燃物)。
艮 (☶, Gèn): 一阳爻在上,两阴爻在下。卦象如山一样,山体稳定,静止不动,阻止前行。艮字的本义就是“止”。
兑 (☱, Duì): 一阴爻在上,两阳爻在下。卦象如泽(湖泊),表面平静(上方的阴爻表示开口、平静),下方水流涌动(下方的阳爻表示流动、喜悦)。兑字通“悦”,有开口欢笑之意。
2. 取义命名法
在取象的基础上,古人进一步抽象出每个卦的核心属性与德性,这些属性也强化了其名称的意义。
乾: 不仅象征天,其德性为 健 (刚健不息)。
坤: 不仅象征地,其德性为 顺 (柔顺承载)。
震: 不仅象征雷,其德性为 动 (启动、震动)。
巽: 不仅象征风,其德性为 入 (无所不入、顺从)。
坎: 不仅象征水,其德性为 陷 (险陷)。
离: 不仅象征火,其德性为 丽 (依附、光明)。
艮: 不仅象征山,其德性为 止 (停止、静止)。
兑: 不仅象征泽,其德性为 悦 (喜悦、言说)。
3. 卦象形态联想
名称也与卦象的视觉形态有关联,尤其是通过三爻的排列来想象。
坎 (☵): 中间的阳爻像水流本身,两边的阴爻像河岸,整体就像一个水流穿过的意象,故为“水”、为“险”。
离 (☲): 中间的阴爻是虚的,两边的阳爻是实的,很像火苗中间温度高但透明(虚),外围轮廓清晰(实)。
艮 (☶): 最上面一个阳爻,像山石的顶盖或阻挡物,下面的阴爻代表平地,整体有阻挡、停止的视觉感。
兑 (☱): 最上面一个阴爻,像湖面的开口或人的嘴巴,下面的阳爻代表充盈的水或喜悦之情,有开口、宣泄的视觉感。
总结与记忆口诀
为了方便记忆,古人将八卦的卦名、卦象和自然象征编成了口诀,这充分体现了其命名逻辑:
乾三连 (☰),坤六断 (☷);
震仰盂 (☳,像口朝上的碗),艮覆碗 (☶,像扣过来的碗);
离中虚 (☲,中间虚线),坎中满 (☵,中间实线);
兑上缺 (☱,上面有缺口),巽下断 (☴,下面断开)。
总而言之,八卦的命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观察爻画:看三爻的阴阳组合形态。
联想自然:找到最契合该形态的自然现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抽象德性:从自然现象中提炼出核心属性与德性(健、顺、动、入、陷、丽、止、悦)。
确定名称:最终以自然现象之名(或与其德性高度相关的字)来命名该卦。
这种命名方法使得八卦的名称不仅仅是标签,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哲学思想和宇宙观的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