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寺坐落在苏州古城内著名的桃花坞地区文丞相弄内,寺院坐北朝南,背枕桃花坞,面临中市。苏州桃花坞是旧时苏州城内拥有寺庙最多的地区,但该地目前至今保存完好、仍旧正常进行合法佛事活动的也就只有文山寺了。同时,文山寺也是苏州古城内目前唯一的一座比丘尼道场。
寺院始建于南宋,已有八百余年历史 。寺院原由文山寺、潮音庵、云林庵三寺共处,历经兴废。在南宋时期,这里曾是一座潮音庵。元兵南侵时,文天祥奉命兼任平江知府,在苏州组织抗元,他选择将家属安置在潮音庵内。后来,苏州百姓为纪念他,在潮音庵旁建立了忠烈祠。到了明代正德十年,忠烈祠迁往他处,而潮音庵则以文天祥的号为名,改建为文山寺。此后,潮音庵的住持又进一步将三寺合并,取名为“文山潮音禅寺”,简称文山寺。到了1958年,文山寺最终被改为比丘尼道场,并一直沿用至今。
文天祥在苏州虽仅逗留一个多月,但其事迹却为苏州百姓所敬仰、怀念。潮音寺住持虽为三寺合并的组织者,但合并后的禅寺却沿用了文山寺之名。这恰恰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道理,即人们敬仰、爱戴、传承的并非仅仅是表面的风光,而是那些深邃、崇高、忠贞的精神内涵。
桃花坞大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