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查看: 2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17 09: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青山脚下碧江流,君摇羽扇坐兰舟。
春风无限逍遥意,风流倜傥玉树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17 09: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唐代〕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17 09: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破额山前,柳江如碧玉般流淌;您这位文人墨客,乘着小船在远方停泊并寄诗与我。
春风中满含着对潇湘故地的无限情思,我多想采摘苹花赠予您,却终究身不由己,难遂心愿。

注释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接受别人寄赠作品后,以作品答谢之。
侍御:侍御史。
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即今广西象州。
碧玉流:形容江水澄明深湛,如碧玉之色。
骚人:一般指文人墨客。此指曹侍御。
木兰:木兰属落叶乔木,古人以之为美木,文人常在文学作品中以之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称朋友所乘之船为木兰舟,是赞美之意。
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柳宗元《愚溪诗序》云:“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采苹花:南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暮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清一统志湖南永州府》:“白苹洲,在零陵西潇水中,洲长数十丈,水横流如峡,旧产白苹最盛。”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17 09: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诗歌前两句,紧扣 “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的题意(即曹侍御途经象县时作诗寄给作者);后两句,则契合 “酬” 的主旨(即作者作诗回应)。句中 “碧玉流”,指的是流经柳州与象县的柳江。

  作者将曹侍御称作 “骚人”,还以 “碧玉流”“木兰舟” 这般清丽的景致来衬托他。如此优美清幽的环境,“骚人” 本可一边赶路,一边观赏山水,愉悦心境、陶冶性情;可他此时却在 “碧玉流” 上停下 “木兰舟”,远远地惦念起被贬柳州、“万死投荒” 的友人。因无法登门拜访,只能遥望 “碧玉流” 慨叹,唯有写下诗作代替书信,以此传递深厚情谊。

  “春风无限潇湘意” 一句,确实能让读者感受到其中 “无限情意”,但这份情意具体所指,却显得朦胧迷离,难以清晰言说。这正是部分优美小诗常见的艺术特质,也是 “神韵” 派诗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不过,这并非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若仔细品味全诗,其核心意涵仍能梳理清楚。首先,“潇湘” 一带是屈原行吟之地,而作者此前已将曹侍御称作 “骚人”,将 “潇湘” 与 “骚人” 关联,“无限意” 便有了依托。更关键的是,结尾 “欲采苹花” 一句,借鉴了南朝柳恽《江南曲》的诗意。《江南曲》全文为:“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由此可知,“春风无限潇湘意” 的核心,便是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而上述两点意涵,又如同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

  “春风无限潇湘意” 作为绝句的第三句,妙处更在于似承接又似转折,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具体而言,这句诗主要抒发作者对 “骚人”(曹侍御)的思念之情,却也暗含 “骚人” 在寄来的诗中所流露的、对作者的惦念之意。春风和煦之时,潇湘两岸草木繁茂、苹花绽放,若朋友们能在此刻相见,本该是极为美好的事,可现实却无法如愿。满心的相思因无法相见而更显浓烈,于是便生出采撷苹花赠予故人的念头。可无奈的是,别说相见没有自由,即便想采苹花相赠,这份心愿也难以顺遂。

  这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描绘的景致如画卷般鲜明。诗人以 “碧玉” 修饰 “流”(柳江),用词格外新颖,不仅精准勾勒出柳江的色泽与质感,更让那水波不兴、平如明镜的江面仿佛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样的描写与后文 “遥驻”“春风” 等词句搭配得十分和谐,自有一种艺术层面的协调美感。

  从全诗来看,尤其是结尾一句,其突出特点是比兴手法并用、虚景与实景相互映衬,能够引发读者诸多联想。若结合作者被贬的缘由、经历,以及被贬后仍遭诋毁打压、稍有不慎便获罪的处境,不难看出这首诗还蕴含着言外之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17 09: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柳宗元的友人曹侍御乘船路过象县,踞离柳州的治所马平县(今柳州市)并不很远,但二人只能以诗相互赠酬交流情谊,其中必有难言之隐。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17 09: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出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17 09: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