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理论提要】卢麒元讲殖民主义三阶段
查看: 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论提要】卢麒元讲殖民主义三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10-2 2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卢麒元“三阶段殖民主义”理论解析

在对全球殖民史的深度解构中,卢麒元基于历史纵深与经济实践,提出了独具视角的“三阶段殖民主义”理论,将殖民逻辑的演变划分为递进的历史形态,为理解国际秩序变迁提供了重要参照。

古典殖民主义(16-19世纪)是殖民逻辑的初始形态,核心特征为“杀人留地”的直接掠夺。这一阶段以军事暴力为支撑,通过种族屠杀与领土侵占实现资源垄断,如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华人屠杀、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等历史事件,均体现了“武力征服+资源掠夺”的原始殖民模式,本质是通过摧毁原有文明体系完成土地与资源的直接占有。

现代殖民主义(19世纪-1945年)进入“留人留地,夺取主权”的间接统治阶段。殖民列强不再单纯依赖暴力征服,转而通过扶植代理政权实施间接管控,典型代表为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总督制度——保留当地社会结构却全面掌控行政与资源分配权。这一阶段的殖民统治更具隐蔽性,通过制度设计将殖民地固化为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实现经济利益的持续榨取。

新殖民主义(1945年至今)作为最高形态,呈现“留人留地留主权,资本控制”的鲜明特征。卢麒元指出,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不再直接侵犯政治主权,而是通过金融霸权、制度依附与文化渗透实现隐性控制。美元体系成为核心工具,美联储通过加息与量化宽松的“潮汐效应”收割新兴市场,1985年《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便是典型例证。同时,国际金融机构以贷款附加条件强制推行私有化,香港联汇制使其沦为美元流动性附庸,均彰显了制度性殖民的运作逻辑。

在卢麒元看来,新殖民主义的创新之处在于殖民对象的拓展——传统殖民者如日本、韩国等亦沦为被殖民对象,形成以美元资本为核心的“中心—边缘”格局。其理论核心始终围绕主权完整与分配正义,主张通过货币主权独立、税制改革等手段打破资本殖民枷锁。尽管这一理论存在争议,但它从经济视角揭示了殖民逻辑的演变本质,为审视全球秩序提供了批判性维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10-2 23: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林子辩证其三
1)殖民与殖民主义须分别。
2)学术要中性置词。生民移民殖民牧民,谁是中性置词分明。
3)结构还是解构,建设还是批判,我都没有异议。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10-2 23: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精炼其三个核心观点:

1.殖民主义的本质从未改变:它始终是强者对弱者的系统性掠夺。只是从过去的明火执仗,变成了今天的“文明”包装。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核心都是为了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

2.新殖民主义是更隐蔽的战争:它不依靠坚船利炮,而是利用金融规则、贸易协定和国际组织作为武器。通过制造债务陷阱、操控汇率和市场准入,实现对目标国经济命脉的控制。这种“软刀子”杀人不见血,但后果同样致命。

3.警惕“被殖民而不自知”的危险: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结构甚至文化导向都被外部力量深度影响时,就已经陷入了新殖民主义的陷阱。这种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依附,比单纯的领土占领更难挣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