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10-3 08:14 编辑
摄友说凤河又飞来了几只东方白鹳,说是有六七只,尽管身体不那么好,还是背着机器去了。
也算有运气,到了现场只看到了三只,另外几只说是飞走了。这情景好熟悉,数年前也差不多在这个位置,也是三只。好多摄友长枪大炮,打个招呼,架起设备开拍吧。
十一到处闹哄哄,拍鸟静悄悄,是个好去处。
东方白鹳这鸟,属于大型涉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实我们这里不少见,在双岛湾东方白鹳保护湿地,每年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在这里越冬。保护区每天为它们提供大量的鱼,属于政府动物环保项目。
太多了拍起来画面就很乱,所以在凤河有它们的身影,是摄友们很欢喜的事情。
霜风梳尽苇梢黄,一点冰姿立浅塘。
素羽裁云凝雪色,朱冠缀顶映晨光。
低飞掠水痕轻漾,缓步寻食影自长。
莫叹寒汀无客赏,此身原是画中乡。
1、东方白鹳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雄鸟体长约119 - 128厘米,雌鸟体长约111 - 121厘米。
2、嘴长而粗壮,呈黑色,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略微向上翘。
3、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为朱红色,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
4、身体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有绿色或紫色光泽,前颈下部有披针形长羽,幼鸟飞羽羽色较淡。
5、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6、相较于白鹳,体型更大,喙为黑色,眼睛周围有红色皮肤。
上面这两张喙是红色的,基本在我们国家少见,这不是东方白鹳,这是欧洲白鹳,确实很漂亮。这图不是我拍的,分享一下。
拍的时候,有摄友悄悄问我去不去龙河,说是哪里可能有点别的稀罕,所以,欣然坐他的车去了,去了,觉得赚了,因为相当意外居然拍到了一只从未拍过的黑鹳。这大约是迁徙路上落单的吧: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
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这家伙怎么飞迷糊了,飞到这里了?!
|